第112节
&esp;&esp;这里面的“粮草”,其实不单单指士兵和马匹的吃食,还有真正的、给士兵用来御寒的草。
&esp;&esp;不过草被有个弊端,一旦草被潮了或被压得板实,其保暖效果就会大幅下降。
&esp;&esp;说白了,有点像一次性耗品,不过这个“一次”的时间比较长。
&esp;&esp;裴莺心知方才他说的兽皮和羊毛织物,大抵存在于将领级别,若是普通的大头兵,估计只能用麻布。
&esp;&esp;毕竟军中人多,军队供给是个大问题,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穿最暖和的衣物。
&esp;&esp;裴莺低声道:“将军,我知晓一种御寒作物,比丝麻暖和,比兽皮轻便十倍不止,且可以量产。”
&esp;&esp;霍霆山本来是靠在软椅上的,听了裴莺的话,脊背骤然绷了一下,他直起身:“夫人请说。”
&esp;&esp;裴莺:“这种作物叫棉花,或许也有人会将之称为白叠。此物叶阔卵形,先端突渐尖,基部宽,叶柄疏被柔毛,具白色长棉毛和灰白色不易剥离的短棉毛,花期在夏秋二季。”1
&esp;&esp;裴莺眼睛看不见,并不知晓对面之人的神色变化:“不过我听我亡夫的挚友说,棉花如今还在南方,将军不妨派人往东南和西南两个地方搜寻一番。”
&esp;&esp;棉花原是印度河流域那边的作物,后经丝绸之路传了过来,最初出现在南方。
&esp;&esp;南方气候暖,可能因为这个原因,起初棉花得不到多少重视,直到宋末元初大量传入内地,然后明朝才开始普遍种植。
&esp;&esp;她话落下半晌,才听他道:“多谢夫人提点,若此番能找到棉花,夫人大功一件。”
&esp;&esp;他的声音比平时似要暗哑些,裴莺只是抿唇笑笑,没说其他。
&esp;&esp;宁做太平犬,不做乱世人。
&esp;&esp;乱世里的百姓太苦,任意翻开一页都写满了吃人,既然战乱的局面已经开始,并注定无法挽回,还不如早点结束这场大动荡。
&esp;&esp;霍霆山在马车矮柜里翻了翻,找出笔墨,然后大笔一挥,写了封信,再印上火漆。
&esp;&esp;他唤来两个卫兵:“快马加鞭,今日务必将这封密信交至陈渊手中。”
&esp;&esp;“唯。”卫兵领命而去。
&esp;&esp;如今他们正常赶路,从远山郡到燕门预计三日,今天是第二日,其实只要明日就能回去。
&esp;&esp;但是霍霆山一刻也等不得。
&esp;&esp;他想到了北国那些民族,大军难以北上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气候,就像如今的大楚和前朝的大燕,边界就没有超越辽东地区。
&esp;&esp;倘若真的能找到夫人口中的棉花,倘若棉花真有那般神奇……
&esp;&esp;光是想一想,霍霆山便觉热血沸腾。
&esp;&esp;信交给卫兵后,男人将目光放回对面,只见在他写信的时候,美妇人不知何时又睡着了。
&esp;&esp;马车比不得厢房,空间不大,因此放的也是小小的炭盆。小炭盆火力有限,故而今日在入座马车时,裴莺并没有将白狐裘脱掉。
&esp;&esp;她陷在白狐裘大氅里,脸颊微枕着氅衣雪白的狐毛,透出几分满足的酡红。
&esp;&esp;看了裴莺许久,霍霆山轻笑了声。
&esp;&esp;她倒是个不挑环境的,马车里随时都能睡着。
&esp;&esp;天冷适合冬眠,行军的三日,裴莺大半时间都在睡,睡着睡着,就到并州的燕门了。
&esp;&esp;燕门郡被攻下,幽州军盘踞在此。
&esp;&esp;打下燕门后,霍霆山和往常一样立刻出榜安民,约束军队不得侵扰百姓。除此以外,他也把邸报搬了上来。
&esp;&esp;以邸报宣读的方式,告知并州燕门郡的百姓,幽州军为何会攻打燕门:
&esp;&esp;起因是并州军先在幽、司二州开战时企图截幽州的粮草,因此幽州军才会反击。
&esp;&esp;此外,邸报还宣扬了不少霍霆山在冀州办过的事。
&esp;&esp;最初幽州军进城后,燕门百姓闭门不出,生怕起兵患。出榜安民完,百姓如蜗牛般慢慢探出来少许触须。
&esp;&esp;待设置了邸报,燕门百姓那点好奇心被勾住了,和当初冀州时一样,邸报宣读处很快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百姓。
&esp;&esp;一日三回,要一回不漏听完才罢休。
&esp;&esp;原来冀州牧是中了蓝巾贼暗算病故的,原来蓝巾贼的主力是幽州军剿灭的,原来幽州军进军冀州以后,还推行了新的田策……
&esp;&esp;那些被阻断的信息就这样传进了燕门。
&esp;&esp;燕门的百姓看幽州军的眼神慢慢变了,不再抵触,有些分外大胆的布衣,还会和巡逻的卫兵主动搭话。
&esp;&esp;裴莺跟着霍霆山入住了这里的郡守府。
&esp;&esp;燕门在远山郡的西北方,这里比远山郡更冷,且郡守府内没有汤池。裴莺到郡守府后,迫不及待往房间里躲。
&esp;&esp;“娘亲,您的眼睛感觉如何?今日有好些吗?”孟灵儿紧张问。
&esp;&esp;当初那个郎中说用药三日,今日已是第三日了。
&esp;&esp;裴莺摘下眼上的黑纱细带,缓缓睁开眼睛。能看见亮光了,但周围还是有些雾蒙蒙的。
&esp;&esp;裴莺:“能看见光了,不过看不太清,估计还要等一日。”
&esp;&esp;孟灵儿呼出一口浊气:“那就好。”
&esp;&esp;在燕门郡过的第一个晚上,裴莺睡的并不好,又降温了,这里没有暖气,没有电热毯,也没有暖水袋,她半夜被冷醒。
&esp;&esp;第二日裴莺就受不了了,待霍霆山在书房议完事,她让辛锦把人喊过来。
&esp;&esp;“夫人找我?”霍霆山大步进来。
&esp;&esp;裴莺看到一团黑影,“将军请坐。今日请将军来,是想向将军讨要些物件。”
&esp;&esp;霍霆山来了兴致,她一向少开口,上一回问他讨物件,要了只铁锅:“夫人想要什么?”
&esp;&esp;“我想要用一些铜,做大概这么大,椭圆形的瓜状小圆壶。”裴莺试图比划大小:“最上面开小盖,两侧还要有一个把手,方便提拎。像这样的小壶,我想要四个。”
&esp;&esp;裴莺一通比划后,霍霆山看明白了。
&esp;&esp;“此物我已知晓,稍后让人去办。”霍霆山问:“不知夫人要的这个小壶,有何作用?”
&esp;&esp;裴莺如实说:“这是汤婆子,取暖所用。到时在汤婆子外面裹上锦布,再将热水灌入其中,哪怕置于被中一夜也不